自去年12月份正式交付以来,理想汽车生产的理想ONE出现多起"断轴"事故,但公司拒不承认车辆存在设计缺陷,多次遭到媒体和车主们的口诛笔伐。
11月1日,理想汽车召开秋季媒体沟通会。会上,理想汽车使用了一个新名词——"硬件优化升级",表示要为部分车主免费升级脱出力50kN的前悬架下摆臂球销,让车辆在发生撞击时也不会球头脱出。简单来说,理想汽车等于是"羞答答"的承认了此前生产的部分理想ONE汽车前悬架下摆臂球销可能存在质量缺陷,在车辆撞击时容易出现球头脱出的情况。
不过,舆论并没有因为"硬件优化升级"就放过理想汽车,反而对公司"煮熟的鸭子嘴硬"的嘲讽不断发酵。11月6日,理想汽车官方终于发布致歉信,并宣布召回10469辆理想ONE汽车。
97次碰撞事故,10次引起"断轴"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梳理,今年以来,理想ONE共有6起"断轴"事件被媒体广泛报道,由"断轴门"引发的风波不断。
第一起发生在今年1月底,上海一辆理想ONE与一辆宝马3系发生事故,事故造成理想ONE车轮脱落、右前方凹陷、前轴断裂。第二起是今年5月份,一辆理想ONE在行驶过程中,撞上了马路台阶,右前方下摆臂球头脱落,导致车辆出现"断轴"。
在接下来的8、9、10月,每个月均有理想ONE"断轴"事件发生,其中9月份还出现了两起案例,最近一起则发生在10月15日,都是前悬架受到撞击后,下摆臂球头从球销脱出,从而导致"断轴"。
而根据理想汽车"硬件优化升级"方案中公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10月31日,理想ONE累计发生前悬架碰撞事故共97起,其中有10起发生了前悬架下摆臂球头从球销脱出的情况。
频发的车辆"断轴"让消费者将关注点聚焦在理想ONE的悬挂结构和材料是否合格的问题上。
然而,面对质疑,理想汽车此前多次表示车辆质量和材料方面没问题。在今年8月份,理想汽车官方曾发布声明称,理想ONE的前悬架下摆臂采用的是由PHT780F冲压钢板和PA6-GF50新型材质组成的复合结构。与采用同样悬架形式的豪华中大型SUV的钢制或铝制下摆臂相比,理想ONE的复合材料前悬架下摆臂在刚度上还要更强。
甚至在"硬件优化升级"方案中,理想汽车仍强调,理想ONE的前悬架和下摆臂本身在质量和材料方面没有问题,正常行驶中也不会发生无故脱开的情况。
不过,《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注意到,根据理想汽车公布的"硬件优化升级"方案,理想汽车通过对每一起因碰撞导致车辆下摆臂球头脱出事故分析,发现均为车辆在碰撞中,单侧车轮受到较大撞击,造成前悬架下摆臂球头从球销脱出。
同时,理想汽车也表示,通过对已发生事故的分析和汇总,理想ONE在碰撞事故中球头脱出的概率确实高于同级别车型,因此也给用户造成了疑虑和困扰。
虽然在"硬件优化升级"方案中,理想汽车并未直接承认车辆存在设计缺陷,但也提到自2020年6月2日起生产的理想ONE已经使用了球销脱出力更高的前悬架下摆臂。并且数据表明,更换了脱出力更高的球销后,理想ONE在碰撞事故中还没有发生前悬架下摆臂球头脱出的情况。
因此,为了降低早期用户在发生碰撞事故后前悬架下摆臂球头脱出的概率,理想汽车将为2020年6月1日及以前生产的理想ONE免费升级脱出力更高的前悬架下摆臂球销。本次升级行动已经与上级主管部门进行了沟通和报备。
"嘴硬"的理想,终向现实低头
虽然是免费升级脱出力更高的前悬架下摆臂球销,但11月6日之前,消费者对理想汽车给出的解决方案 "硬件升级"而不是"召回"仍然感到不满,普遍质疑理想汽车是在玩"文字游戏",把质量缺陷召回说的如此"清新脱俗"。
随着舆论持续发酵,理想汽车终于在11月6日发布道歉信称,11月1日理想汽车宣布将为2020年6月1日及之前生产的理想ONE车辆升级球销脱出力更高的前悬架下摆臂,以降低用户在车辆发生碰撞事故后前悬架下摆臂球头脱出的概率。信息发布后,遭到外界质疑称,此次行动应该按照"召回"来定义,而非"升级",理想汽车的表述不符合行业和公众的认知。
因此,理想汽车向公众表示致歉,2020年11月7日开始,将严格按照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要求,对2020年6月1日及之前生产的10469台理想ONE,免费更换球销脱出力更高的前悬架下摆臂。2020年6月1日以后生产的车辆已经使用脱出力更高的前悬架下摆臂球销。理想汽车称,主动召回的解决方案与之前11月1日公布的升级方案完全一致,同时也符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要求。
同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召回公告称,日前,重庆理想汽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自即日起,召回生产日期在2019年11月14日至2020年6月1日的理想ONE电动汽车,共计10469辆。
还有没有更多的反转?
从拒不承认到"硬件优化升级",再到道歉并召回缺陷车辆,理想汽车"断轴门"迎来了一波反转。
事实上,消费者近期对理想汽车在一起事故中安全气囊没能弹出的质疑,丝毫不弱于"断轴门"事件。
就在上个月,车主付先生爆料称,他于9月22日晚上10点开着自己的理想ONE,带着母亲奔驰在回青岛的高速公路上。开新能源车的车主都喜欢在高速上用辅助驾驶,付先生也不例外。突然,右侧的大货车变道,出于对爱车的信任,付先生没有第一时间手动接管车辆。但他的爱车并没有作出避让和减速,两车直接相撞。
虽然事后交警认定大货车负全责,付先生也没有受伤,但坐在副驾位置的母亲鼻骨骨折,面部缝了30多针。更惨的是付先生的爱车A柱严重损毁,车前挡风玻璃完全破碎,副驾驶侵入严重,半边车体变形。
10月9号,付先生在网络论坛发帖提出四点质疑:第一,如此严重的车损,安全气囊为什么一个都没有弹出?第二,面对切入的车辆,理想汽车的L2辅助驾驶一没有避让动作,二没有采取减速措施,辅助驾驶系统为什么近乎失灵?第三,前挡玻璃粉碎后甚至有不少直接飞入了母亲的耳道里,玻璃粉碎得是否过于彻底?第四,A柱不仅仅是变形,而是彻底和顶棚撕脱了,他和大货车的相对时速也就在30公里左右,理想ONE的A柱为何如此脆弱?
对于质疑,理想汽车的回应是,事故中车辆A柱单独受到挤压,车辆前舱纵梁、前指粱、防撞梁及吸能盒均未发生明显变形,并不属于安全气囊的保护场景,而且目前在售车型中也没有一款车在A柱设计气囊传感器。另外,大货车尾部挤压进车身,即使气囊爆起也起不到任何保护作用。
而对于辅助驾驶系统没有避让动作和A柱变形,理想汽车的回应是,目前辅助驾驶系统对于旁边车道上车辆变入主车道识别具有局限性,没法在旁边车道车辆并入1/5车身的时候识别成主要目标,Level2级辅助系统不能完全代替驾驶员做决策。至于A柱,理想ONE使用的是跟宝马X7、奥迪07、沃尔沃XC90车型材料强度一样的超高强度钢,但大货车尾部未按照国家要求安装防护装置,相撞时A柱直接卡住货箱成为主要受力点,无法单独承受如此大的冲击力。
此外,理想汽车在这份回应中还表示,如果任何媒体朋友仍对此质疑,可以拿同级别车型(包括以上提到的车型)做同样工况对比碰撞试验,他们愿意免费提供理想ONE支持。
对此,有消费者戏称,理想汽车的回应是:"安全气囊没弹出来是因为撞的地方不对","如果媒体再质疑,不服欢迎拿同级车型来撞一下"。
毫无意外,理想汽车的回应引起了更大的质疑,而此次事故暴露出的问题,是否会像上述"断轴门"一样再发生反转,《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