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量化私募规模突破百亿,引起市场关注。与此同时,量化私募的表现也超出公募。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他们认为,相比公募,量化私募的交易模式更灵活,技术更领先,激励机制更有吸引力。不过,量化私募“马太效应”凸显,进入门槛也越来越高。
量化私募的三大优势
最近几年的公开业绩显示,专业做量化的私募,获取超额收益率的能力确实比公募更突出。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量化私募的优势主要在三大方面:
首先是交易模式更灵活。灵均投资董事长蔡枚杰指出,公募量化有很多交易上的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获利空间。平方和投资认为,在交易限制多的情况下,公募由于资金盘子较大,所以就交易速度而言,私募更有优势。格上财富投研部总监付饶告诉记者,公募量化常常在交易上无法做得到纯自动化交易,还要依托于人工下单,这就使得公募量化无法赚到交易的钱。另一方面,公募的风控要求比较严格,会有不少股票被排除在可购买的股票名单之外,以及公募交易本身会有更长的合规流程。因此,公募量化常常使用换手较低的策略,也难以赚到短期交易的钱。
其次,技术更领先,策略更丰富。无量资本总经理孙炎认为,公募在衍生品、反向交易等环节约束多,无法实现高频交易。蔡枚杰指出,公募量化普遍呈现出低频的特征,以基本面为主,而私募量化更加灵活,从高频到T+0再到中低频,都有覆盖。凤翔投资认为,目前国内市场甚至没有达到弱势有效,还是偏向于无效市场,公募做投资还是基于基本面因子,而私募量化基于技术面的手段会多一些,在无效市场的环境下,价值因子可能会短期失效,所以会出现基本面跑输技术面的情况。
第三是激励机制不同,人才流向私募。九坤投资直言,私募基金可以灵活地设定业绩报酬提取比例和提取方式,基金收益表现和公司收入正相关,这对优秀量化人才的吸引力更强。孙炎认为,公募现有的待遇机制很难留住优秀的量化人才,很多优秀的投资经理最终都会选择“奔私”。
此外,压力也是重要的一个因素。九坤投资分析,单一投资人委托资金体量的差异,决定了投资人对于私募的选择更加审慎,对于收益的预期也更高,这就要求私募管理人能够长期提供具备竞争力的业绩表现,这是来自投资人的预期的压力。平方和投资表示,相对于公募而言,私募基金经理的压力更大,对于高收益的要求更为严苛,所以也更能吸引优秀的人才实现超额收益。赫富投资总经理蔡觉逸直言,私募的生存压力比公募更大,私募品牌效应弱于公募,公募能拿到更优质的资金,私募需要靠业绩来存活,生存压力大。
不过,平方和投资表示,虽然私募量化的确做得更好,但在行业研究方面,公募做得更扎实。
量化私募“马太效应”凸显
私募排排网未来星基金经理胡泊称,头部量化私募经历了多轮的技术和策略的迭代,优势比较明显,未来量化策略还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不断进化,量化私募之间的差距会越拉越大。
平方和投资认为,强者恒强,“马太效应”将日益凸显。中小私募主要考虑两件事,一是资金端,二是资产端。对于资金端而言,部分小型私募由于未能跑出超额收益或募资困难等原因,导致无资金来承担高昂的运营成本以及固定成本的投入;资产端就是策略的有效性,为客户提供长期稳健的收益,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蔡枚杰认为,大规模私募具备更丰厚的资金优势和规模效应,有利于吸引更多优质的人才,进而提高其资产管理能力。国内私募行业出现类似海外超大规模私募的契机,可能就出现在国内大资管行业向净值化、科技化演进的过程中,将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九坤投资认为,量化投资行业进入的门槛已经发展到较高的阶段,规模化的管理和品牌效应都在快速的形成,不少投资人对于头部机构产生了更多的信任,更愿意将资金托付,这种“马太效应”会加速拉大头部机构与中小机构在管理规模上的差距。小而美的量化机构在有业绩支撑的情况下,资金会快速涌入,人才、技术、策略迭代都将面临挑战。
付饶也认为,量化私募的门槛越来越高。“过去,规模越小的机构业绩越好,投资者愿意承担一些不确定性去换更高的收益,但近年来这样的规模优势在缩小。小型量化私募管理的规模小、收入少,难以投入更多资金到系统上,也没有办法吸引优质人才,导致策略的迭代慢于大中型量化,所以新量化管理人创业也越来越难。”
不过,孙炎提醒,虽然头部量化私募占据优势,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任何策略都有适用与不适周期,好的业绩都是靠精耕细作才能做出来的。因此,头部量化私募必须在软硬件、人才等方面舍得投入,同时形成一个良好的管理机制,投研、运营、风控、市场服务等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大纰漏,才能长久保持领先的行业地位。
九坤投资也表示,头部量化私募要保持领先地位,最重要的是人才和技术的不断投入,保持技术专注,持续突破创新,还要从企业管理和发展、商业模式等方向去思考和探索,头部量化私募也需要加强内部管理,提升人才的组织能力,保持成员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