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股重新站上3400点,开启一轮新行情,此时市场风格切换频繁,板块快速轮动。而北向资金也频繁流进流出,不再是单一流向,外资多空分歧也在加大,而这也反映在了A股布局和持仓的调整上。
8月18日,北向资金净流出20.38亿元。8月以来,北向资金合共净流入58.91亿元,其中沪股通55.86亿元,深股通3.05亿元。8月以来的12个交易日,北向资金有5个交易日净流入,7个交易日净流出,频繁进出。
“从最近的情况看,北上资金对银行、证券、房地产等板块有明显的增仓,而从创业板中开始撤离,侧面反映出市场对低估值价值股重视程度开始提升。”8月18日,私募排排网未来星基金经理夏风光说。
与之相对,部分外资仍保持着一惯的投资风格不动如山。
“我们的投资风格没有变化。无论现在市场风格怎么变化、板块怎么轮动,我们还是按照阿尔法策略自下而上地去选股,或者选择具成长性有超额收益的,或者是选择价值型有超额收益的股票。”一家外资独资私募中国区负责人表示。
“现在海外投资者普遍需要增配中国市场,因为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年初我们公司就重新调整了战略,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配置,我们股市80%的战略重点都放在中国。”上述外资独资私募中国区负责人说。
投资风格切换
2020年,外资对A股的配置也随之变换。
今年年初以来北向资金的配置一直保持着比较为稳定的风格,偏好消费与科技股,二季度大量外资增配这两大方向。
不过,国盛证券分析师张启尧在研报中指出,从6月份开始,北上资金的配置行为发生了明显变化,流入主力经历了“消费-科技-周期”的快速轮动。从陆股通净流入风格结构来看,6月大消费流入明显放缓,而科技成长与周期类风格则获得明显增持。
接下来的7月,北上资金净流入104亿元,与6月份净流入527亿元相比明显放缓,并出现大幅波动。
7月上旬,北向资金天量入场资金中有很大比例都进入到周期与金融。
但从7月中旬开始,北向资金开启流出模式,消费板块遭集中抛售,而科技、周期流入出现明显回落。
从绝对规模看,7月份北上资金多数行业净流入。净流入前五行业为非银金融、电子、汽车、机械设备、化工。净流出前五行业为食品饮料、休闲服务、传媒、医药生物、轻工制造。
7月末北上资金持股前五行业分别为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家用电器、电子和非银金融。
8月以来,北向资金减少了高估值的医药、科技、消费等行业的配置,增加了低估值的金融股、房地产、能源行业的配置。
8月第一周(8月3日-8月7日)沪股通流出资金44.76亿,深股通流入资金0.26亿,合计流出44.49亿。
8月第二周(8月10-8月14日),沪股通流入资金68.83亿,深股通流 出资金2.18亿,合计流入66.65亿,结束连续四周净流出。
这一周,陆股通净买入规模较高的行业有银行、化工、非银金融等;净卖出行业规模较高的是建筑材料、有色金属、电子等。而个股上,陆股通净买入东方财富最多,净卖出恒瑞医药最高。
格上财富高级宏观分析师张婷指出,从风格来看,近期北上资金从之前大幅青睐偏科技医疗消费等为主,逐步转向一些低估值的金融周期。
不过,8月北向资金的这种配置是否会形成趋势?
夏风光认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持续流入来加以验证,所以也很难说,近期北向资金流向的银行、证券、房地产等就一定会形成一波长久行情。
而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总体来看,北上资金一直是偏向有长期投资价值的股票,多数都是一些业绩优良的优质股票,它们流入的前十大股票无一例外都是白龙马股,即白马股+行业龙头。
“今年外资流入的特点依然是很明显的白马股,外资更注重基本面研究,所以他们的投资回报比较高,超额收益也比较大。”杨德龙说。
分歧的外资
“近期,A股市场呈现出一定的震荡走势,外资频繁流进流出,而不是一个单边的流入或者流出,这说明外资不是铁板一块,目前他们有多空分歧。”杨德龙说。
而张婷也认为,“北上资金频繁动荡说明目前资金对市场的分歧加大,但整体仍呈现净流入,说明北上资金存在一定的调仓动作,选择性价比更高的行业或者个股进行投资。”
比如,8月18日,对于最大重仓股贵州茅台,北上资金分歧明显。当天北上资金买入8.63亿元,同时卖出4.21亿元,成交净买入4.42亿元,是当天北上资金净流入额排名第二的个股。
此外,对于北向资金近期的频繁进出,有业内人士指出,资金属性是决定近期流动节奏和风格的主导因素。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分为长线配置型基金和交易性资金的游资两种。
外资中的长线配置型资金,更加注重长期配置收益,配置风格相对稳定,他们更青睐白马龙头股;而洋游资,或者交易型短线资金,风格波动较大,最近一个月频繁流进流出的基本上是此类资金。
业内认为,长期看,配置型资金才是北上主流趋势。此类资金从中长期来看,会持续增配A股市场。而短期北上资金中交易性资金的短期调仓,大进大出,投资者不宜盲目跟随。
(作者:庞华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