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巨头对发放消费券的热情逐日递增。
这一场政府支持、支付平台落地、商家搭车、消费者集体“薅羊毛”的消费券热潮,仍在持续“汹涌”。例如,近日,微信支付方面宣布佛山市“国六”排放标准汽车消费补贴正式上线;支付宝方面则宣布发放补贴总规模高达百亿元的全国通用消费券以及联动银行、商家共同发放消费券等等。
那么,各家互联网金融平台积极参与消费券背后逻辑是什么呢?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对《证券日报》记者坦言:“第一,是政策支持引导,今年电子消费券发放为消费券的使用提供了优良的土壤环境;第二,是社会责任感,互联网巨头带头支持复工复产,一面促进商家销售,一面提升用户消费,在二者之间发挥桥梁作用;第三,增加自身客户黏性,助力用户增长、扩大合作伙伴规模等。”
消费券引发狂欢
支付作为一切商业的入口,承担了消费券发放的重要任务。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截至目前,湖南、浙江、广东、武汉等近200个地区已经通过微信平台发放近200亿元电子消费券,拉动全国消费近千亿元。对餐饮、零售、休闲娱乐、服饰美业、交通出行和旅游业提振效果显著。
目前微信支付、银联、支付宝都已经参与到不同地区的政府消费券发放当中,形式也多样。据微信支付数据统计,在“武汉消费券”发放过程中,开抢前1分钟,25万人涌入小程序蹲守,仅仅6秒,超市(便利店)消费券便被抢空,抢券次数超过75万次;仅38秒,商场消费券也被抢光,超38万次抢券;开抢后1分钟,超43万张消费券发出;1小时内,共136万人访问小程序,点击抢券达239万次……
据支付宝官方数据显示,从7月份开始,支付宝接棒政府,联动银行、商家共同发放消费券超100亿元。“这巨大的流量效应,巨头们自然不会放过。”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对《证券日报》记者直言。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在消费券的金额上,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其优惠力度有所不同。有些地区部分优惠券优惠力度极大。此轮消费券的架势更像是互联网巨头支付“红包”大战之时的补贴力度。
以嘉兴市通过微信投放了1.5亿元的消费券为例。嘉兴市发改委服务业政策与规划处张瑜处长给出一组数据显示,嘉兴通过微信投放了1.5亿元的消费券,截至目前已经核销了1.26亿元,核销率接近85%。直接拉动消费大概是13.2亿元,发挥了10倍以上的乘数效应,而汽车类消费券的乘数效应甚至可以达到20倍。间接拉动了近百亿元的消费。
根据微信支付提供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广东省全省累计消费券核销优惠金额超4亿元,带动交易总额53亿元,杠杆率达12.7倍,其中惠及小微商户占八成;深圳市累计核销优惠金额1.5亿元,累计消费券带动交易总额23亿元,杠杆率达15倍,其中惠及小微商户占八成;广州文旅消费券从7月17日到23日,已被领券金额1200万元,超一半商户已经有核销消费券。带动交易总金额1300万元,杠杆近7倍。
在微信支付发布5月份消费券“满月数据”中可以看到,发券一个月,通过微信支付使用的武汉消费券拉动消费4亿元,杠杆率达11.4倍。
从微信整体数据来看,消费券的杠杆效应正在不断提升,平均1元钱消费券已经能撬动10元钱以上的消费。而支付宝方面的杠杆率也在10倍左右,从微信和支付宝方面给出的综合数据来看,消费券的杠杆效应正在不断提升,平均1元钱消费券撬动10元钱以上的消费已是事实。
微信支付政府合作中心总经理辛建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称:“撬动的杠杆率跟每个地方政府或者商家的期望有关,比如有些省市发放消费券类似现金券,基本上没有门槛,但也有些省市会预设门槛,例如,拿到20元消费券,你必须花100元才能用。所以杠杆不同,总的拉动的资金规模不同。”
支付机构消费新生态的机遇
上亿用户参与,10倍以上的消费乘数效应,预示着一场新的较量和机遇。但对于互联网巨头来说,消费券在活跃了其程序生态的同时,也正在加深企业与各地各级政府机构的交流。
此外,在各家平台已经公布的数据来看,消费券在带动商户交易的同时,也惠及万余实体商户,其中小微商户占比最高。支付宝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小店经济是消费券的最大获益者,九成消费券流入小店,支持消费券的小店流水增长超70%,超过疫情前水平。
苏筱芮表示,对于微信支付及支付宝而言,发放消费券是一种新业务的尝试,也是一种培植新消费生态的过程。她坦言:“消费券从发放、领用直至消费的过程,均可提升微信支付及支付宝等平台的使用频率,加强用户在支付生态中的黏性,带动用户增长。其次,由于消费券的使用涉及商家、银行等多样化合作主体,对平台建立合作伙伴联系是绝对利好。”
关键词: 证券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