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系列制度红利的不断释放,当前科技型企业正迎来登陆资本市场的政策窗口期。最近一段时间,包括京东数科、蚂蚁集团等在内的公司,纷纷筹划,拟投向科创板的怀抱。在业界看来,这显示出科创板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实践,在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壮大的集聚引领效应正不断增强。
北京证监局公示的信息显示,国泰君安、中信证券、五矿证券及华菁证券分别与京东数科签署了股票发行上市辅导协议,京东数科拟在科创板上市;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集团宣布,启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寻求同步发行上市的计划。
科技金融公司选择科创板上市,在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和经济学院教授韩干看来,一方面得益于近年来,以科创板为试验田的国内资本市场系列基础制度改革,国内的投融资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和改善,另一方面是与国际IPO市场环境变化有关。
“金融科技巨头拟在科创板上市,是明智的选择。”韩干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既显示了这些企业对我国资本市场和经济发展的信心,彰显了科创板的市场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也证明了我国资本市场完全具备服务于经济国内大循环的能力。“预计未来会有更多优秀的金融科技企业登陆科创板。”
“科创板增加了对企业上市的包容度。”联储证券温州营业部总经理胡晓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些年来证监会积极推动一系列的制度改革,比如退市制度的坚定执行,净化了市场环境;全面推动强监管,对资本市场的各种违法行为“零容忍”,为市场引来了长期资金。同时,市场的承受力得到了加强,对大型科技股已经不像过去那样“谈IPO色变”,而是以积极的心态欢迎。
科创板运行已一年有余,通过关键制度改革,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示范带动效应不断增强,市场包容性、行业集聚性、品牌示范性充分显现,对所有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优质高科技企业有很大的容量和友好的通道。
事实上,金融科技企业投向科创板的怀抱,并不意外。今年3月份上交所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上交所有关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暂行规定》首先细化了科创板重点服务的行业领域范围,涵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的深度应用科技创新领域的企业,如金融科技、科技服务等,也属于科创板服务范围。
这意味着,国内金融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有了政策支持。业界普遍认为,京东数科、蚂蚁集团等若在科创板上市成功的话,会成为标志性的案例。
那么,当京东数科、蚂蚁集团先后宣布拟在科创板上市,是否会引发金融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的浪潮?
对此胡晓辉认为,从金融科技公司自身来说,本质属性是金融,同时又离不开科技的支持。比如蚂蚁集团旗下的支付宝,每年“双十一”全球最高的峰值成交而毫无卡顿,恰恰是坚持不懈地对“云”的投入。
“所以,金融科技公司准确理解是高科技支持下的金融,二者缺一不可。”胡晓辉说。
而韩干认为,金融科技企业去“金融化”,强化“科技”特征,短期内可能是为了迎合资本市场投资者的需求,但从长期来看,也是进一步拓展业务范围,充分挖掘发展潜力的需要。
“从监管的角度看,金融科技企业向科技型企业转型,可能会对现有监管技术和监管制度带来新的挑战,所以,应分清企业是真转型还是以技术淡化甚至掩盖了金融业务。”韩干说。
关键词: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