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昆仑健康保险首席宏观研究员张玮做客网易《财经派云对话》,解读如何认识“两个循环”,以及“内部大循环”如何发力。
当前,中国经济稳步恢复,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下半年经济工作进行了部署。会议强调,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对此,“双循坏”该怎样理解,又带来了怎样的投资机会?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
中国有条件带动新一轮“第四次工业革命”
要理解为何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就需要明白中国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经济模式。过去中国有“世界工厂”的称号,张玮认为,这是“两头在外”的格局。
什么是“两头在外”?原材料在外面,拉到中国做加工,而加工之后的产品大部分是出口,国内只是充当世界工厂的角色,这是所谓的“两头在外”。
张玮表示,在这种模式可能存在一些缺点:一是外贸依存度太高。外需本身主动权不在自己手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欧美等其它国家的经济情况。二是在分工和专业化中处于下游。处于下游容易被“卡脖子”,特别是贸易和技术逆全球化的背景下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三是空间受到要素成本和外需空间的约束,实际上的主动权还是在别人(比如发达国家)手里。
所以要把未来经济的核心主动权放在自己手里,包括技术、包括产业链都放在自己手里,这是“十四五”期间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背景。
“以国内大循环”该怎么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首先是逐步降低过去几十年来所谓“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比重。第二是扩内需,利用庞大的内需市场,包括消费升级来带动内需。第三是推动区域间不平衡的格局改善,使其尽量平衡化,尽量优化。特别是西部,可能没有太大的产业集群,也没有太大的贸易集群,未来可能通过产业园,或是跟东部、海南的自贸区产生一些联动,由外陆沿海带动内陆产业间的平衡。第四是利用国家14亿人口和非常统一的政府响应的优势来带动内需。这就是未来国内大循环的几个发力点。
再一方面可能要涉及到“补短板”的问题,这就需要大力发展所谓国产替代、自主可控,确保国内产业链的完整性。
此外,中国经济还需要“锻长板”,怎样把长板稳住,不让它变成未来的短板,这也是重要的任务之一。
经济发展必须要有核心竞争力,现在普遍认为核心竞争力在数字经济上,所以可以看到数字经济越来越多地被认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识,所以可能未来的国内大循环还是要以数字经济为最主要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中国在数字经济上是处于优势的,中国现在有条件带动新一轮所谓第四次工业革命。
最后要关注的,还是要改善企业的营商环境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怎样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还有很大空间,也是国内大循环为主的重要刺激点,而且是确实需要做的。
未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可做的事非常多,有很多政策已经在酝酿了,包括消费升级、企业营商环境的改善、国企改革等,实际上很多概念都可以作为未来的投资机会。
“国内国际双循环”互助互补
加快引入外资补充产业链缺口
就国外的循环的环境来说,从“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对外开放格局有几个特征:第一是从引进外资为主,转变为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第二是以扩大出口为主,转变为鼓励出口和增加进口并重;第三是从沿海开放到与内陆协同开放;第四是从关贸总协定和WTO框架下以货物贸易为主,逐渐转变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共同发展;第五是从融入和世界全球经济体系为主,转变为积极参与并且引领国际投资,甚至于带头制定一些国际规则。
可以看到,中国在对外的贸易基础上开放格局是不断加深的,而且有国际主动地位,由参与为主现在变成制定规则为主,这也是未来越来越多的一种主动参与格局,这是外循环的五个特征的一个背景。
“外循环”具体怎么做?张玮表示,首先就是要加快引入外资来补充产业链缺口的问题,为全球提供稳定高效的产业链供应。比如,美国可能有某些工厂原来在中国,现在迁走了,迁走之后我们就缺了这个技术,怎么办呢?从欧洲、从日本找替代。这就是很好的所谓内外双循环互助互补的例子。
除此之外,还是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增强市场准入。实际上今年以来,中国也是不断提升、不断扩大口径的,所以可以看到未来开放的步伐是不断往前推,这也成为了“国外循环”坚实的支撑背景。
从需求来看有两点,一是降低关税,增加进口。当前的关税总水平是7.5%,未来可以向5%靠拢。降低关税,势必对国内产成品构成冲击,但却有利于原材料依赖进口的行业。二是以自贸区、自贸港为依托拓展开放的高度、深度和广度。现在中国已经有了18个自贸区和一个自贸港,形成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不管到底是自贸区还是自贸港,一个重要的使命主要是围绕贸易自由、投资自由、资金流动自由、运输自由,来建设开放新高地。这也是未来,包括“十四五”期间还要继续深化,继续加大落实的。对自贸区、自贸港的建设,可能也会带动概念股和国内产业链,甚至于地域级的投资机会。
关键词: 工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