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以来,中国南方地区暴雨洪水集中频繁发生,部分地区洪涝灾害严重。
今年来,南方地区降水量较往年有所增加,不过多个机构认为,对消费价格影响有限,下半年的CPI下行趋势不变。在建筑业施工和整体经济方面,机构认为影响可能微小。此外,“灾后重建”可能会对基础设施投资形成拉动。
洪灾肆虐,保险如何“买单”?面对洪涝灾害,不少保险公司启动了应急预案,提供查勘理赔服务。
洪灾对造成的损失有多大?
“黄梅时节家家雨”,此雨绵绵无绝期。
疫情之下,南方的洪水同样不容忽视。据应急管理部介绍,洪涝灾害已经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61.6亿元。有专家估计,今年洪水目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GDP的比重为0.09%。
在中国,洪涝灾害自古以来就是频繁发生且影响广泛的自然灾害之一。
水利部相关数据显示,1990年- 2018年,中国洪涝灾害造成的年均直接经济损失为1509亿元;2011年- 2018年,这一数字接近2221亿元。
从直接的经济损失来看,近年四川、广东、浙江等地损失最为惨重。2009年- 2018年十年间,四川、广东的直接经济损失总值均超过2000亿元。
有两次大的洪水灾害造成了非常重大影响。
许多80、90后对1998年夏天连续暴雨带来的特大洪水终身难忘,1998年特大洪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为2550亿元,占当年GDP比重约3%。2010年,多省区出现强降雨,多条江河出现大洪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3745亿元,但在当年GDP的比重已经降到0.93%。
从数据可以看出,损失虽然增加,但是作为GDP总值的分母增速更快。洪涝灾害目前对经济的影响总体有限。专家分析称,1998年大水之后,中国在水利上的投入,对支撑国民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确实起到了保障作用。
菜篮子能稳住吗?
两年前,山东寿光水灾时全国多地蔬菜价格上涨,人们直呼“吃不起菜”,今年似乎可以稍微放心了。
据应急管理部消息,截至7月10日14时,受洪涝灾害影响,浙江、安徽、江西、湖北等27省(区、市)的农作物受灾面积已达到2983千公顷。不过,有专家称洪涝灾害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时间较短,对全年农业生产影响不大。
兴业证券指出,由于粮食褪洪后水稻可以补种,并且粮食库存充足,因此只要洪涝灾害的持续时间不超季节性延长,其对整体粮价的影响可能有限。
蔬菜价格方面,华创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主管、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指出,由于蔬菜的生产周期短,灾情对价格只能推动一时,蔬菜价格虽然上涨,但涨幅有限。
也有专家表示,主产区持续暴雨,将带来产量下降、运输不畅等问题,从而影响蔬菜供应能力,蔬菜价格短期内出现明显上涨的几率特别大。
此外,近期猪肉价格的变动抢眼,猪价有所反弹。暴雨对生猪调运产生影响是引发涨价的重要因素之一。
进入7月份,国内猪肉价格一改之前的跌势,猪肉价格从23元/斤,涨至现在28-30元/斤。长江以南和下游地区的出栏生猪在运输上受困,一时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江海证券认为,洪水对农产品价格的推升作用已经开始显现。从近期的猪肉价格和蔬菜价格走势来看,洪涝灾害已经使得近一个月以来猪肉和蔬菜价格出现了超季节性上涨,且涨幅仍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不过,东吴证券认为,6月猪价上涨是“生猪出栏减缓、防疫调配要求从严、进口量减少、餐饮和团体消费需求回升”多重因素共振形成,受汛情影响很小。
统计局方面表示,目前全国生猪产能正在持续恢复,虽然洪涝灾害增加了不确定性,但总体上看随着产能逐步恢复,价格将稳中有降。
多家公司回应未受洪水影响
“灾后重建”或拉动基础设施投资
洪水过境股民揪心,本次洪涝灾情对当地上市公司是否产生影响?
身处灾区的上市公司开始陆续发布灾情公告,目前还没有公司表示因洪灾而受到较大的资产损失。
受灾最严峻地区之一的江西省内上市企业金力永磁、长虹华意、华伍股份表示,目前公司生产经营均暂未受影响。道道全、岳阳兴长、岳阳林纸等反映,目前公司生产、物流均未受到洪涝压力,但都已做好防汛准备,以策万全。
此外,新希望、天邦股份、正邦科技等一些养殖企业也受到投资者的关注。对于洪水的影响,新希望表示,部分猪场的投放节奏可能会有影响,但整体经营影响有限;天邦股份、正邦科技也称目前公司经营正常。
对于整体经济影响方面,兴业证券指出,从全年来看,强降水的影响甚微。
此外,“灾后重建”可能会对基础设施投资形成拉动。
目前,多家证券机构建议关注灾后重建投资影响。华西证券分析师晏溶表示,2020年全国累计降水量同比大增,如何加强对水旱灾害能力防御能力成为重中之重,而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是扩建防御水旱灾害设施的重要一环。
中金公司报告指出,灾后重建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可能对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有拉动作用。灾后受灾各省的房屋重建、农田水利、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将拉动投资需求,相关政策也可能更为积极。
例如,1998年洪涝灾害发生后,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投资额同比有明显增加。在1998年市政建设投资中,供水投资、公共交通投资、道路桥梁投资、防洪投资和排水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5.5%、99.3%、42.5%、131%和71.5%。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苏伟介绍,今年及后续将安排建设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工程匡算总投资约1.29万亿元,能够带动直接和间接投资约6.6万亿元。
到目前为止,国家发改委已经累计下达2020年度重大水利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528亿元,支持各地加快推进工程建设。
专门保障洪灾的保险制度并没有建立起来
前几天,安徽歙县一茶企3000吨茶叶被泡,负责人失声痛哭的样子,牵动了众多网友的心。
面对洪涝灾害,保险起着重要事后补偿作用。
不过,每次洪灾过后,中国的洪水保险制度方面的讨论都比较多,但每次讨论完就过去了,然后等待下一次洪灾,保险又成为一个关注的话题……
此次灾害中的受灾主体,可以通过包含洪水风险责任的保险产品进行理赔。具体来看,车险、企财险、家财险、农险等险种,普遍都将洪水列为保险责任。其中,车险是投保最为普遍、损额也较高的险种。
不过,在此次洪涝灾害中 ,农田、农作物、农房也受到严重损失。中国农业保险仍面临一个基础性问题,就是保障金额相对较低。而且,中国农户保险意识淡薄,对农业保险的损失补偿、风险分散、保障农业生产等经济功能认识不足,对险种划分更不了解。所以农业保险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此外,住宅保险、家财险是可以理赔的。不过,由于人们保险意识还不高,这两类保险的投保率很低。瑞士再保险中国总裁陈东辉介绍,家财险这十年的保费规模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国军表示,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上的商业家庭财产保险、企业财产保险、农业保险、建筑安装工程保险、机动车辆保险中都含有因洪水造成财产损失的责任;人身保险产品中都包含因洪水导致人身伤亡等保险事故。这些保险产品在洪灾损失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农业保险在保障洪水造成的农业生产损失方面的作用还是比较大的。
但以巨灾的形式、专门保障洪灾的保险制度并没有建立起来。
目前,巨灾保险在中国市场上业务规模却小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保障程度严重不足。被寄予厚望的巨灾保险,在国内的推行并不算顺利。
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其与普通商业保险不同,保险的价格很难确定,价格过高容易曲高和寡,而价格过低往往使得自然灾害发生后,保险公司负担过重。
此外,世界上一些国家有专门的洪水保险制度,如美国的一些州也有本州的洪水保险制度,或者在巨灾保险制度中补偿洪水损失。
而中国的优势是政府在洪水风险保障和防灾救灾方面承担主要职能,但商业保险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王国军表示,可以借鉴国外商业洪水保险的经验,推动商业保险的发展,将政府救灾和商业保险的优势都发挥出来,构建起政府支持的商业洪水保险制度,发挥商业保险在防灾减灾和经济补偿方面的效率优势,使之与政府防灾救灾更好地结合。
关键词: 菜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