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该行资产规模突破3000亿,达到3006亿元,成为广西资产规模最大的地方银行。
作为一家国资控股城商行,桂林银行资产规模在今年一季度突破3000亿元,同比增幅超过20%。但其经营状况却并不像规模增速反映的那么乐观。
4月26日,桂林银行发布公告表示,该行副行长和首席信息官因个人原因辞任。
事实上,在过去的一周,该行共发布了五则人事变动公告;过去的半年,该行经历了一场包括董事长在内的人事更迭。
此外,近年来桂林银行的资产质量正处在持续下滑的通道中。为了改善资本承压的局面,该行通过定增、发行永续债,以及谋求上市等多种渠道补充资本。
值得注意的是,该行已谋划上市多年,但迟迟未果。如今的局面,更是给该行的上市之路蒙上了一层不确定性。
高层频“换血”
4月26日,桂林银行在其官网发布两则临时公告显示,该行副行长卿毅新和首席信息官巴志新均因个人原因辞任。
而就在4月22日,该行连发三则高管任职公告,宣布财务总监李梅、首席风险官雷鸣、首席运营官王曙初就任。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启信宝发现,今年1月13日,桂林银行经历了一场更大规模的人事变动,陈诚、王能、朱军林等12人退出高管行列,而新增高管多达16人。
其中,王能作为桂林银行原董事长,已于去年10月离任。2019年10月29日,桂林银行发布公告表示,该行原董事长王能已调离该行另赴新职;11月25日,桂林银行再发公告,称该行董事会已选举吴东担任董事长;12月24日,广西银保监局核准吴东任职资格获。
不良率走高
桂林银行官网显示,该行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有控股城市商业银行。截至2019年末,该行已在广西10个地级市开设了分行,在广西和广东深圳发起设立了7家村镇银行,并计划未来2-3年内实现在广西区内各地级市及所辖县域机构全覆盖,同时搭建“县-乡(镇)-村”农村金融服务网络。
根据该行4月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该行资产规模较年初增加83亿元突破3000亿,达到3006亿元,同比增幅20.60%;资本充足率预计12.85%,其他各项指标均达到监管要求。
但从桂林银行近三年年报来看,该行资产质量不容乐观,不良贷款率上升趋势明显,拨备覆盖率持续走低。具体而言,从2017年—2019年第三季度末,该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59%、1.74%、1.85%,拨备覆盖率则从186.08%下滑到142.21%,一度低于监管红线(150%)。
此外,2017年-2019年第三季度末,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73%、9.22%、9.19%,也在逐步下滑。
如何改善资本状况,显然是桂林银行亟需解决的问题,尤其该行或在追求上市的途中。
多渠道“补血”或谋IPO
登陆资本市场,实现IPO,是桂林银行谋划多年的愿景。
早在2011年7月4日,桂林银行原董事长王能便表示,“争取5年内上市”。2015年,该行挂牌新三板,开始上市进程,但历时一年多后,该行于2016年5月暂停新三板挂牌,并表示会适时启动主板IPO。直到2019年6月,桂林银行在2018年年度股东大会上,讨论包括《关于启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相关准备工作的议案》在内的多项议案,显示或将启动IPO准备工作,但目前并未有新的进展消息。
与此同时,桂林银行也在通过多渠道补充资本。2020年1月12日,该行发布公告称,经增资扩股并验资,该行最新注册资本增至人民币50亿元,并获桂林银保监局同意批复。而这已经是桂林银行成立以来的第六次增资扩股。
今年三月末,该行又经广西银保监局及中国人民银行核准,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规模为32亿元人民币的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永续债),用于补充其一级资本。
而在过去的2019年,该行相继发行两期二级资本债券,累计募资规模40亿元,均用作补充其二级资本。
关键词: 桂林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