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0年一季度经济数据,其中GDP同比下降6.8%,好于预期。按一季度22%的权重计算,预计拖累全年GDP下滑1. 5%。值得关注的是,从总需求、总供给两方面来评估GDP,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可见:生产端乐观,但需求端却依然悲观。3大需求,即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形势严峻。
生产端与需求端数据对比强烈
从总供给端看,由于农业占比较小且较为稳定,我们重点关注工业和服务业两大板块。
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4%。其中,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1%,降幅较1-2月份同比下降13.5%,收窄了12.4个百分点;并且,环比增长32.13%,工业产出规模接近去年同期水平。这说明,工业领域在3月份形势大为好转。
服务业方面,3月份也有强劲回升。3月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下降9.1%,降幅较1-2月份下降13.0%,收窄了3.9个百分点。总体上,一季度第三产业同比下降5.2%。
因此,从生产端,3月份全国有序复产复工,基本止住了经济大幅下滑的态势。按照趋势,4月份会回到正增长的区间。
再看总需求——消费、投资、净出口,从数据看,形势十分严峻。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下降19.0%,这是名义的增长率。若剔除一季度的价格因素—CPI上涨同比4.9%,消费的真实增速为负23.9%。按消费类型分,不同行业差异明显,比如受疫情重创的餐饮下降幅度达44.3%。总体上看,与1、2月份相比,3月消费端没有明显改善。以此推断,第二季度消费疲软的压力仍将存在,需要正视。
再看投资:相比1、2月份名义下降24.5%,3月份有相当大的改善,但整体依然疲软。一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6.1% 。从净出口看:一季度,货物进出口同比下降6.4%。其中,出口下降11.4%;进口下降0.7%。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983亿元,净出口形势严峻。
GDP从需求角度的构成为消费、资本形成、净出口、政府购买。从一季度数据看,占据最大份额的消费和投资,真实可比口径下降23.9%、16.1% ,影响是巨大的。尽管从环比态势看略有改善,但可以预计,第二季度我们仍将面临传统“三驾马车”同时疲软的局面。
提振需求的各种政策,亟待落实
一季度宏观数据,反映了1、2月份为了疫情防控短暂停摆经济活动的“代价”,也反映了随着3月份复工复产的加快推进,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基本民生等得到较好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得以稳定。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复工复产主要是生产方面的活动,而疲软的社会零售、投资等是需求端的。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已从对供给端的冲击转化为需求端的全面疲软。从上述对统计局数据在供需的巨大差异,已然体现。
当前,社会各界针对需求的启动已经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方案,包括消费券的发放等等。但政策方案落实的节奏、速度依然太慢,落实的有效机制依然有待形成和加速。目前还没有看到全面启动需求的有力抓手。可以预计,二季度总需求依然承压较大。
那么,全年GDP增速究竟多少为好?在此,重申我的观点:在国际环境存在极大不确定的背景下,我们并不适合提前制定指标。影响全年经济增速有许多因素,并不完全取决于中国自身。国际疫情扩散能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会持续多少时间,对国际经济活动影响深度和广度,将会从不同程度冲击中国经济。这种冲击不仅仅只是通过进出口,还会通过投资者预期和情绪,带来更多负面影响。这些外部力量,使今年后三个季度的经济增长备受挑战。
我们要做好充足的应对准备,但不意味着一味去坚守“事前指标”或预期指标。短期内,通过灵活的货币政策搭配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重点工程建设,“三管齐下”稳住经济,重点扶持中小微企业、解决就业等难题。长期经济增长政策,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来推进,比如加强消费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医疗健康、文化产品等方面的基础设施投入,在带动社会消费的同时,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关键词: 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