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陈宁玉,王逢节,佘雨晴近期对亨通光电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收购华海剩余股权,海洋业务进入收获期》,本报告对亨通光电给出买入评级,当前股价为14.88元。
亨通光电(600487) 公司公告:公司拟与苏州华智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收购由NewSaxon2019Limited持有的华海通信国际有限公司19%股权,收购比例分别为12%、7%。交易对价按照目标公司100%股权2.85亿美元的估值。交易完成后,公司合计持有华海通信股权将由81%提升至93%。 收购华海剩余股权,未来将由公司与华海员工平台共同持股。公司将通过控股子公司亨通海洋、亨通永元分别收购5%和7%的股权,收购完成后亨通海洋持股比例为56%,亨通技术持股比例为30%,亨通永元持股比例为7%。苏州华智为华海员工持股平台,未来将有利于调动公司高管、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激发团队积极性,共同推动公司长远发展,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交易价格与此前亨通海洋收购51%股权价格持平。华海通信是国内稀缺具备海底光缆、海底接驳盒、Repeater等产品研发制造及跨洋通信网络解决方案的全产业链公司,先后参与了122个海缆项目,共计完成78000公里海缆建设。其中连接亚欧非的PEACE跨洋通信项目进入收获期,项目投资28.35亿元,建设期33个月,预计2023年前后将投入使用,预计在2025年前后完成投资回收。根据公告,项目预计在2022年年中逐步投入运营。截至2021年末,公司签订了合计达7000万美元的预售订单。 海上风电维持高景气,射阳项目启动招标。国补退出后,广东、山东等沿海大省积极性较高,推出地方补贴政策。此外技术进步和设备下降带动海风电逐步进入平价阶段,有助于海缆市场快速增长。截至6月,福建、广东、浙江、广西等沿海省份“十四五”海上风电发展规划相继出炉,各沿海省份海上风电开发目标已超过了50GW。福建省1GW和广西自治区2.7GW海上风场相继启动竞配。江苏2022年2.65GW竞配项目已逐步启动海缆招标,其中龙源射阳项目装机量合计1GW,采用2回路220kV海缆,首批订单预计2022年9月中旬实现供货。公司是国内海缆头部公司,产能在江苏常熟和射阳均有布局,同时积极规划广东揭阳生产基地,满足国内及海外海上风电发展需求。年初以来,公司陆续中标揭阳神泉二、山东半岛南V场址等海缆项目,截至2022年3月,公司合计拥有海底电缆生产、敷设、风机安装等海洋能源项目在手订单金额超30亿元。 光纤光缆需求回暖,公司保持份额优势。在数字经济发展等因素催化下,光纤光缆需求持续回暖,中国移动普通光缆规模为1.432亿芯公里,同比增长了20%,较2019年增长36%,预计2022年招标量有望延续增长。价格方面,运营商对招投标规则进行调整,一是评标办法上价格评分权重由50%降至40%,同时引入向下引导中间价法,技术评分权重由20%提升至30%,二是引入普通光缆价格联动机制,中标厂商可上调产品价格,规则调整为合理报价和竞争提供良好基础,引导行业健康发展。2021年中国移动平均中标价格为64.38元/芯公里,同比增长50%。公司是国内光纤光缆龙头,在三大运营商普通光缆招标中份额领先,2022年中移动普通光缆招标中,公司以第三名13.97%的优势份额中标。根据测算,2022年公司在中移动普通光缆供应量将同比增长23%,价格同比增长65%,预计中移动招标订单对公司营收贡献有望翻倍,订单新执行价和上游成本压力的缓和有助于光通信毛利率快速修复。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光电缆龙头,围绕通信与能源互联两大核心领域业务布局。公司海洋业务处于国内第一梯队,光纤光缆景气回升,业绩弹性较大。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61亿元,29.15亿元和35.69亿元,对应EPS为0.96/1.23/1.51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上风电装机量不及预期的风险,海风电平价的降本压力风险,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光纤光缆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行业和公司数据更新不及时的风险,市场系统性风险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中信建投证券刘永旭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高达91.5%,其预测2022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26.59亿。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7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4家,增持评级3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5.39。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亨通光电(600487)好公司评级为3星,好价格评级为3星,估值综合评级为3星。(评级范围:1 ~ 5星,最高5星)
关键词: 亨通光电